首页

女女添脚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9 03:35:35 作者: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首次举行 发挥1+1+1大于3效应 浏览量:98264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三方首次正式“同框”,备受外界关注。

  会议以“共创机遇 共享繁荣”为主题。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建立起三方峰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堪称地区经济合作的一大创举。

  在受访专家看来,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举行,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全新阶段,有利于促进跨区域互利合作,发挥1+1+1大于3的整体效应,为亚洲乃至世界发展繁荣注入动力。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上说,如果我们翻开世界地图,比划一下中国、东盟、海合会国家的位置,可以发现正好构成一个大三角。大家都知道,三角形最具稳定性,我们三方通过更为紧密的联接和合作,能够形成资源、制造、市场的有机聚合,造就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圈和增长极。

  中国、东盟、海合会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三方的交流合作穿越千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历史上的友好交往与近年来的密切合作,为三方峰会的召开奠定了良好互信基础。

  中国、东盟、海合会国家的总人口、经济总量均占全球约四分之一。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会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广大表示,东盟、中国和海合会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实体,从经济规模上便可以看出,三方合作势必释放更多潜力。三方经济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强,跨部门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在外界看来,中国的技术和市场、东南亚的人力资源成本、中东地区的资本优势,将使三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易产生规模效应。

  《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27日公布,对外发出三方团结合作的声音,其中明确规划了未来合作方向。经济一体化、互联互通、能源安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粮食和农业、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都被提到。

  联合声明指出,三方重申提升经济韧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决心,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包容、平衡。在经济一体化方面,三方表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可持续贸易,在数字和绿色经济技术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机遇。

  受访专家认为,这反映出面对“脱钩断链”和“筑墙设垒”增多,三方都更加认识到拓展多元化经贸合作、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的重要性,这是三方间开展更多合作的内生动力。

  王广大注意到联合声明指出,“探索本币和跨境支付合作”。“更深入地推动跨境交易本币结算,为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他说。

  “这些务实合作举措让各国在共建大市场中实现更加丰厚的利益共享,将增强各国产业效能和持续发展动能。”许利平说。

  在外界看来,这场地理上横跨东亚、东南亚和西亚的三方峰会,也是全球南方发展趋势的缩影。

  王广大强调,东盟和海合会国家都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三方峰会向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即全球南方国家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建设者。

  许利平表示,三方峰会是对现有合作机制的一项补充,机制性合作平台的搭建将有效消除信息差、降低沟通成本,更有利于未来三方在战略对接、务实合作等方面形成“共振”,并在共同关心的国际议题上集体发声。

  “此次三方峰会是新型全球跨区域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于全球南方如何团结合作、共谋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性意义。”王广大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这一部法规,专治“有形之手”

今天,中东部大部升温仍是主旋律,华北中部及其以南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20℃,像是郑州24℃,可能创下今年以来气温新高,且较常年同期气温偏高了7~8℃。

广西“兵支书”回乡创业 将甜蜜水果变身“致富果”

山东、河南的代表就保障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江西、湖北、湖南的代表,则围绕当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做强做优红色旅游、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阐述;山西、宁夏、甘肃、广西、西藏、内蒙古等地的代表介绍了当地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海南多地暴雨红色预警 三市县发布停课通知

湘鄂两省医保互联互通 “异地就医区域互认”后不降低报销比例

NASA称,过去40年间,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趋势非常明显。该机构总部的首席科学家兼高级气候顾问凯瑟琳·卡尔文说,气候变化正在影响世界各地的人类以及生态系统,预计其中许多影响会随着气温持续升高而加剧。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近期表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重庆建工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魏福生接受审查调查

2023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